第79章 乡试开考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穿成灶户考科举》最新章节。

乡试第一场主要考四书、五经,四书义三道,每道要二百字以上、四百字以下;五经义四道,每道要三百字以上、五百字以下。

凌霄他们寅时末发的卷子,大概是凌晨五点的时候,而一般都要在黄昏前考完,也就是戌时,下午七点到九点中间。如果黄昏不能考完,会给蜡烛三支,蜡尽还没有完卷,就要被请出考场了。

也就是说,凌霄他们要在七个时辰内完成七篇八股文写作,而且这七篇八股文在乡试中占着重要位置,如果这七篇八股文做的好,那么中举的几率就很大。

考官往往在评卷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头场考试,如果说二场、三场考的特别好,但头场考的不好,那么基本上乡试是过不了的。如果说考生在头场考的特别好,二、三场发挥的一般,那么这个十有八九能中举。

凌霄将出的这几道题认真看了一遍,先从四书义下手。

第一道是一个常规的题,“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不仅仅是考的这一句话,而是《孟子·尽心上》中的一节。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这一节的内容对于凌霄来讲很熟悉,主要讲的是人对一个事物的看法随着一定境界而变化,所以要有比较高的境界,而要达到这样高的境界,在学习上,需要不断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由此及彼,通达事理。

看到这道题的时候,凌霄就想这篇八股文写出来要“气和”,是心胸开阔的直抒胸臆,凌霄破题的时候选择的明破,直奔主题。凌霄亦擅长明破。

整篇八股文写下来,一气呵成。

这道题答下来,凌霄感觉他也受到了该题的影响,虽居号舍,但也如攀登泰山,见识了山间风光、文字奇妙,科举虽不易,但一步一步走来,积累的东西越来越多,心理有文字、学习带来的满足。

凌霄又认真的将草纸看了一遍,没有什么问题之后,开始答第二道题。

第二道题是“人一能之”。出自《中庸》第二十章治国,“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道题也不能难,熟悉《中庸》的都知道,意思是别人一次就能做到的,我反复一百次;别人十次就能做到的,我反复一千次。

但越是普通的,越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想要做出彩来很难。

凌霄在破题的时候颇费了一番功夫,要体现和其他人的不同,能让众考官在阅千百卷的时候,耳目一醒、精神一提。

凌霄没有采用明破,而是采用了暗破。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不外乎“天道酬勤”。

第三道题是“孔子也皆所愿。”

什么是孔子的所愿,这并不是一句完整的话,凌霄想了片刻,知道这道题该怎么做了,不得不说他们这次乡试的主考官对《孟子》很熟悉,四书中两道都出自《孟子》。

这一道,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连贯的话,而是一道截搭题,取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从这三句中截取了“孔子也”“皆”“所愿”搭配成题。

虽然是截搭题,但意义联属,即体现出来主考官的出题水平,也考验了生员们的基本功,只要是熟悉《孟子》这本书,基本上是可以答下来。

对于那些答不上来的,淘汰了也不是那么可惜,毕竟科举考试的竞争是激烈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