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绍带凌霄见了要培训的五个人,这院子里面专门有一间房子供五个人用来创作,里面布置简简单单,一个书柜在墙角放着,五张桌子和五个板凳,桌子上笔墨纸砚都有。
凌霄他们进去时候,五人正在绘画,看见他们进来之后,纷纷起来行了个礼。
“这是凌霄,之前那兔子的故事是他写的。”
林绍拉着凌霄介绍道。中年龄最大的三十出头,剩下的四个人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
“没想到凌秀才这么年轻。”
五人中年长的那人说道,“这看着要比王秀才和李秀才年龄还要小。”
这位年长一点叫李云年,现年三十余岁,是这五个人中唯一一个有功名的,是位秀才了,不过没有参加今年的乡试,其他四个人都是差不多二十出头的年纪,现在顶多算是童生。
林绍在旁边一脸骄傲的说道:“凌霄现在已经是举人了,还是这次乡试的亚元。”
五个人连忙说道:“举人老爷好,小生这里有礼了。”
“大家都坐,不用讲这么多虚礼。”
凌霄了解过五人的基本情况后,让每人以一只小动物为视角,写一篇一千余字的话本,加上自己设计的配图,要求用时两天。
凌霄这也是第一次给别人培训,所以延续他们现在故事的作风。
布置完成后,林绍便带着凌霄去看他们现在的印刷情况,第一本书的图片刻版已经完成,他们的绘图用笔简单,具有写实风格,和传统的水墨画差别比较大,不过这样的图适合量产。
这里林绍招来了八名工匠,这应该是整个书铺得以运转的核心,分别负责刻版、印刷、擢配、装订。为了保护他们的图书不被盗版,凌霄建议林绍让工匠们在每本书的扉页,印刷上“林家书坊”出版。
林绍将他们这印刷的地方叫“林家书坊”,大明湖那里的铺子叫“林家铺子”。
“林家书坊”这几个字要区别于其他的印刷体,可以用草书,这样读者看的时候,就知道“哦”这是林家书坊的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盗版、翻刻。
林绍听了连忙点头,更是举一反三,在每本书的尾页,让印上“翻刻千里必究”。
看见林绍这里的书坊已经初具规模,凌霄不由的心头一动,这要是能够印刷报纸该多好,那不又是书铺的一个进项,这样也能带动凌霄他们的书卖的好了。
“林绍兄,我看你这印刷的地方已成规模,有没有兴趣办一下报纸?”
“报纸?什么报纸?”
林绍不由的心中有些激动,凌霄这人聪明,点子多,不知道又有什么新花样。
“类似于现在的邸报,不过内容是不一样的。”
“现在的邸报多用于传达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我们办的报纸不一样,我们记录的是百姓的生活,就好像今年乡试的榜单我们都可以抄在上面,还有一些经商的消息,哪个地方来了大宗货物,价格便宜等等。”
凌霄说了很多,包括现代一些报纸的内容,上面可以传达朝廷最新的一些政令等等。
林绍越听眼睛越亮,这个不需要他们出书,只需要一张纸就行,而且适合印刷。不过,待凌霄问林绍要不要弄时,林绍有点犹豫。
“你说的这报纸跟书的性质还不一样,虽说现在出书,官府管的没有以前严格,不过听起来这报纸传播的速度更快,我们更要谨慎点。”
凌霄也冷静了下来,确实他们不能突然冒这个险,不过就报纸本身而言,它的出现对于整个社会来讲都是一件好事,凌霄不想轻易放弃。
“这样我们先将报纸制作出来,到时候拿着他去找官府问一下,如果没有要求的话,我们先少部分印刷,怎么样?”
林绍、凌谷也都赞成这个主意。
“初步打算,我们每月出三份报纸,名字可以叫做《每旬一报》,或者是《济南旬报》,你们两个觉得哪个名字会更好听一点?”
凌谷说道:“我认为《每旬一报》会更合适一点,《济南旬报》听起来像官府办的报纸,何况以后不一定就单单收集《济南旬报》的信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顶点中文网】《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皇长孙的团宠日常》《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从盒而来》《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不正常型月》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穿成灶户考科举》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