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奴役与自由的决战

戈丹,千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55.奴役与自由的决战

——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

持续四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场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的决战,北部资产阶级依靠工人、农民和黑人的革命力量,最终消灭了南部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联邦的统一,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美国独立后,南方和北方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在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从19世纪20年代起,北部和中部各州开始了工业革命,到50年代完成。1860年,北方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总产值达188亿美元;而南方实行的是种植园黑人奴隶制度,严重窒息了北方工商业的发展,南北矛盾和斗争自19世纪起日趋激烈。斗争主要围绕西部土地展开。北方要求在西部地区发展资本主义,限制甚至禁止奴隶制度的扩大;南方则力图在西部甚至在全国扩展奴隶制度。双方矛盾到19世纪50年代在局部地区已酿成武装冲突。在奴隶主的进逼面前,北方人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废奴运动”,南方黑奴也不断展开暴动。在人民斗争的推动下,北方资产阶级开始主张废除奴隶制度。1854年共和党成立,1860年,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这预示了奴隶制度的末日。于是,南方7州退出联邦,1861年2月建立了一个新“国家”——“美利坚诸州联盟”,定都里士满。4月12日,南方军队炮击并于14日占领了联邦军的萨姆特要塞,挑起了内战(又称“南北战争”)。

美国南北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北方有23个州,人口2200万,工业生产是南方的10倍,南方只有7个州900万人口。南方之所以敢挑起战争,是因为南方早就从军事上做好了准备,南方军队素质高,军火工业发达。南方想通过速战速决打败北方。

美国内战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和东西两大战场。1861年4月至1862年9月是“有限战争”阶段。双方都集中兵力于东战场为争夺对方首都而展开激战。南方军队统帅是杰出的军事家罗伯特·李,他根据双方力量悬殊的状况,制定了以攻为守的战略,集中兵力寻歼北军主力。而北方对战争准备不足,又采取了所谓的“大蛇计划”,把兵力分散在8000英里长的战线上,加上同情奴隶主的指挥官麦克莱兰采取消极战术,使北军连连受挫。

1861年,双方在东战场举行了第一次马那萨斯会战。7月21日35万北方军发起向南方首都里士满的攻势,南方22万军队在铁路枢纽马那萨斯列阵相迎。南军指挥官托马斯·杰克逊沉着指挥,击退了北军5次冲锋,因此获得“石墙”的美称。战斗十分激烈,南军9000援军赶到后,发起反攻,北军一触即溃。这一仗,北军损兵折将3000,南军损失不到2000。

进入1862年,战况更为激烈。林肯2月22日下令50万大军发起总攻击。北军在西线节节胜利,几乎打通了南北大动脉密西西比河。海军也攻克了南方最大港口新奥尔良。但在东战场,北军又连遭惨败。北军司令麦克莱兰拥有重兵10万,却几个月按兵不动,因为他把敌人的5万人马当成了15万。后在林肯催促下,才发动“半岛战役”,企图攻占里士满。罗伯特·李急率南军迎击。6月25日至7月1日,李的9万军队同北军10万人展开“七日会战”,李以机动寻找战机,调动北军,然后寻找北军薄弱环节发起进攻,把北军逐出了里士满附近的半岛,使北军损失165万人,南军也损失2万人,但在战略上却取得了保卫首都的胜利。李乘胜北上,8月底,与北军进行第二次马那萨斯会战。南军有54万人,北军8万人。李高超的指挥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以小部队把北军主力吸引到阵地上,主力机动,从侧翼和后方发起进攻,然后正面、侧面夹击,一举击溃了北军。南军兵临华盛顿城下。北军9月在安提塔姆会战中才顶住了李军攻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新大文学】《空想具现的大贵族》《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从泰坦尼克号开始》《圣拳!》《我以神明为食》《白衣披甲》《无限旅游团》《红楼之平阳赋》《普罗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