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纪泽:晚清最有影响力的外交家

曾纪泽:晚清最有影响力的外交家

曾纪泽,系曾国藩次子,字劼刚,号梦瞻,行甲三。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十一月初二生于荷叶黄金堂。自幼严受家训,课读经史;稍长,博览群书,尤爱屈原《离骚》。咸丰年间,或随父出走京师、军营,或在家笃学,广泛涉猎西欧的数学、物理、化学及语言文学。他还刻苦攻读外语,懂数国文字,尤通英文。同治五年(1866)。湘乡倡修县志,各界人士荐举曾纪泽纂修。曾国藩得知急书制止。他严尊父训,辞去纂修职名,但仍极力举贤荐能,多方筹措经费,为纂修《湘乡县志》出力甚多。

同治九年(1870年)春,曾纪泽由二品荫生赴京引见,补户部员外郎。同治十一年春父逝,回湘守丧。光绪二年(1876)冬复入京,被袭封一等毅勇侯爵,光绪四年七月,出任英、法等国钦差大臣。十月,补太常寺少卿。任期内,审时度势,建议清政府与巴西建文通商,开创了中巴友谊之道。

光绪五年(1879年),曾纪泽被补授大理寺少卿。翌年正月,兼驻俄公使。六月,抵俄都彼得堡谈判领土问题。他深知,要毁已成之约,更立新议,无异“障川流而挽既逝之波,探虎口而索已投之食”。在谈判中,他不顾俄方恫吓,据理力争。经半年多的反复交涉,终于取销原派大臣崇厚擅自签订的丧权辱国的《里瓦基亚条约》,于翌年一月签订《中俄伊犁条约》和《改订陆路通商章程》,不仅收回了伊犁九城,还在其他界务和商务方面争回了部分主权。

光绪九年(1883年),曾纪泽任驻法公使。是年,中法战争爆发,他极力抗议法政府的军事侵略。他在任驻法公使时,不屈不挠,与法人论战,身虽患病,仍不稍懈,力主清廷“坚持不让”。翌年四月,被晋升兵部右侍郎,兼任驻英、俄公使。几经周折,与英国签订《洋药税厘并征条约》,为清政府争得每年增加税银200万两的财政收入。

光绪十年三月,曾纪泽补授兵部右侍郎,仍为驻英、俄公使;光绪十二年六月,离英回国,帮办海军事务,迁兵部左侍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他仍十分关注国家之外交问题,著有《中国先睡后醒论》,针对列强武力侵略中国的形势,主张“强兵”,以拯国危。

在中国历代外交史上,没有哪一个朝代比晚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更多更频繁。从1842年8月在南京下关江面英国军舰“康华利”号上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算起,直到1915年与日本国签订的《二十一条》。光绪五年八月下旬某天,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收到一封电报,这是钦差大臣、中国驻俄国公使崇厚从彼得堡发来的。崇厚赴俄,肩负着收回被沙俄出兵占领长达十年之久的伊犁地区的重要使命。崇厚与俄国外部尚书格尔斯经过长达十个月的谈判,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消息传到国内,舆论哗然,举国震惊。于是慈禧饬令总理衙门前后召开了三次高级会议。众大臣在反复商议后,将崇厚定为“斩监候”,暂不杀头。而再次赴俄谈判的人选,则由军机大臣一致选定为当时驻英法公使曾纪泽。

曾纪泽在当时的欧洲外交界已颇有些名气,不少英法高级官员都知道,中国有这样一位风度翩翩,精熟英语的外交官。曾纪泽在赴俄谈判前,还特地拜会了英国外部新任尚书兰格弗尔,英方答应在中俄交涉过程中向俄国施加压力,力促和谈成功。同时还建议中国朝廷减免崇厚罪行,在中俄和谈之前创造一种和解的气氛。其实,曾纪泽清楚,英国政府之所以会倾向中国,是不愿意俄国人在中国获取比英国还多的利益。英方的从中斡旋,既讨好了俄国,又使中国避免了战端,更稳住了英国在中国的利益和影响。

曾纪泽在详细准备了赴俄谈判的资料后,挑选了中国驻法使馆的参赞刘玉祥,英国人马清臣,法国人法兰亭作为自己的助手,一路由英国到法国,再从法国抵达俄国的京都圣彼得堡。

曾纪泽在到达圣彼得堡后,立即向俄外部递交了照会,希望能早日重开和谈。而俄方对再次谈判的态度之冷淡和高傲,也是在曾纪泽的意料之中的。

在这次交涉后,格尔斯迟迟没有答复曾纪泽的节略。事实上,在曾纪泽将《里瓦几亚条约》中的关键内容尽数推翻后,俄国外部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们不肯再与中国协商,又不想背上破坏谈判的恶名。格尔斯此后不久便陪同俄皇去黑海避暑,热梅尼或布策将成为俄国的谈判主将,这两个人的官衔比格尔斯低得多,曾纪泽立即觉得与俄方谈判的规格和权威性降低了,交涉的前景可能凶多吉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