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
康有为,字广厦,号长素,中国广东南海人,从小生活在封建的儒家教育环境里,聪明好学。按照书上圣人说法,中国是“天朝大国”,外国是没有文明的落后地方。可后来他读了一本介绍外国情况的书,眼界开阔了,才觉得外国并不像圣人们说的那样落后,他们有兵舰和大炮,还有一套比中国先进的治理国家的理论和方法。他在二十二岁的时候去了香港,对外国人管理社会的办法有一个初步认识。后来他又到了上海,看到了很多翻译成中文的外国书。康有为在那些书里知道,原来俄国和日本也是很贫穷的,后来实行了很多由内而外的变革,很快强盛起来。康有为想到,如果中国也像他们国家一样搞改革,不是也可以由弱变强吗?想到这里,他很高兴,好像找到一付医治中国的药方。他决心凭这个“药方”去干一番大事业。
1888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乡试,被主考官评为第三名举人。可是到发榜的时候,他的名字却不在榜上。原来康有为曾经给光绪写过一封要求实行改良的信,他在信上说,现在国家处在危急关头,如果赶快变法,还能挽救。再拖上几年,就不可收拾了。一个顽固透顶的叫徐桐的老官僚看到了这封信很生气,他认为,像康有为这样的小人物,居然要皇上实行变法,是一种“越格犯上”的行为,这种人怎么能用呢,于是他就派人把康有为的名字划掉了。
康有为落榜以后,心情沉重地回到故乡。他决心培育一批人才,同自己一道推动中国的变法。他自建的学堂名字叫“万木草堂”,康有为把课堂当作宣传变法的讲坛。他对学生分析了中国现在的形势,外边是强敌入侵,国内灾难不断,当官的吃喝玩乐,百姓民不聊生,我们的国家正在危急存亡关头。最后总结道,我们的国家为什么像现在这样,就是因为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实行变法。学生们听到康有为充满感情的讲解,大受感染。
1895年4月,一千三百多个举人联名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史称“公车上书”。这次请愿的主要发起人就是康有为。“公车上书”虽然没有阻止《马关条约》的签订,可是康有为变法的主张从此传播到全国各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从流民开始修仙》《红楼之平阳赋》【白鹤看书】【比奇屋】《攻略男配的正确方法》《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无限旅游团》【志怪书屋】《我的法宝能无限升级》《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