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再接再厉 第26章 快速研制长二捆火箭

王金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六卷再接再厉第26章快速研制长二捆火箭

三人小组对河西人说:“为‘长二捆’火箭试验飞行研制一个近地点变轨发动机,但这部分没有专门的研制经费,要干只能给150万人民币。”

亚星公司在其主办的《亚星通讯》说:“中国研制的近地点发动机是中国目前制造的最大型的并且是第一个作为商业用途的近地点发动机。”

科斯达卫星公司项目主任、加籍华人张海明先生说:“中国为此次发射做了很大努力。发射成功后,双方的合作前景将相当广阔。”

随着“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我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二捆”也进入了研制的最后冲刺阶段。“长二捆”不仅要为不久将要发射的澳星服务,还要为几年后的“亚洲二号”卫星上天服务。

“亚洲二号”同“亚洲一号”卫星一样,都来自美国,同属于香港亚洲卫星公司。“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和投入运营,刺激了亚太地区卫星应用的发展,对高品质卫星空间段的需求日趋迫切,为满足市场需求,亚洲卫星公司又购买了“亚洲二号”卫星。

与“亚洲一号”卫星相比,“亚洲二号”卫星采用了三轴稳定的大型卫星平台,它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MM7000型卫星,共配备了20个36兆赫和4个72兆赫带宽的C波段转发器,以及9个54兆赫带宽的Ku波段转发器。“亚洲二号”卫星在东经100.5度的轨道位置上运行,在轨运行寿命为14.5年。

“亚洲二号”卫星的C波段转发器配备带线性器的55W行波管放大器,覆盖亚洲、东欧、独联体和大洋洲的53个国家和地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