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太和县实行税费大包干

《前无古人:全国各地先后免除农业税》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第2章太和县实行税费大包干

1993年初冬,农村税费改革开始转移到安徽太和县。

当时,太和县的农村税费改革起因于两件事。

一件事是,一位因交不起税费的军属老大爷,半夜跑到时任太和县长马明业处哭诉,对马明业的刺激非常大。

另一件事是,战争年代曾给安徽省委一位老领导当过警卫员的老同志,夫妻都70多岁了,却每人要交80元的超生保证金。这位老同志给老领导写的一封信也让马明业坐立不安。

在1993年夏秋之季,得知新兴税改后,马明业就下定决心在太和全县试点税费改革。

在10月的第一个工作日,马明业就让当时担任太和县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邹新华,开始对太和农民负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出来之后,邹新华连夜打印了8份给了马明业。这就是《太和县农村税费改革意见报告》。

1993年11月8日上午,由安徽省农经委副主任吴昭仁主持的《太和县农村税费改革意见报告》论证会,在安徽省委北楼准时召开。

参加会议的不但有省体改委、省财政厅、省减负办、省政府办公厅等单位和部门的有关负责人,省农经委的生产处长、调研处长、办公室主任、经管站党支部书记和站长,都一一到会;太和县县长马明业、县财政局局长龚晓黎、县农委副主任邹新华和县政府调研科长宋维春,也都从太和赶到省城,出席了这次会议。

论证会开始不久,会场上就充斥着争论的声音。安徽省财政厅的代表坚持认为把税与费混在一起,会坏了国税的名声。越来越多的人对能否突破中央政策开始表示怀疑,局面开始难以控制了。

这时,农经委副主任吴昭仁停下来,看了看大家,突然提高了嗓门说:“我在这里表一个态,如果太和的税改方案得不到批准,我将以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名义,要求省委批准方案的实施。”吴昭仁的话一说完,所有的人都让他震住了。

当时,阜阳是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阜阳地委书记是试验区组长,吴昭仁是副组长。

最终,《报告》在修改之后获得通过。

经过两天热烈讨论,通过了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反反复复的集思广益,一份有着4个部分19条条款的《关于太和县农业税费改革实施方案的报告》,便眉目清晰地产生出来。

《实施方案》决定:

从1994年1月1日开始,太和县在全县范围内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改为向农民开征公粮,征粮以实物为主,如果交实物有困难,也可以按物价、财政等部门共同核定的当年市场粮价折算交代金。

税费统筹,折实征收,依章纳粮,取消定购;夏六秋四,两次交清,一定三年,不增不减;粮站收粮,财政结算,税入国库,费归乡村;费用包干,村有乡管,严格收支,账目公开。

《实施方案》尽可能地做到贴近百姓,符合实际,既要有其严肃性,又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为切实制止“三乱”、减轻农民负担,方案中专门增加了两条:

凡违反公粮合同,向农民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者,农民有权拒绝,有权举报、上诉,政府保护和奖励举报人员。

县人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及时审理农民负担过重引起的案件的通知》,按照合同,对于不服行政机关、乡村干部非法要求农民承担费用或劳务而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及时审判。

对于不合理的决定依法撤销;因乱摊派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判决予以赔偿;对任意加重农民负担而引发的恶性案件,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实施方案》送省以后,得到省农经委、粮食厅和财政厅领导的一致认可。他们在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十分具体的很好的修改意见,最后,农经委副主任吴昭仁亲自为《实施方案》定稿。

1993年11月1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签发了批复意见,从此以后,一场空前的农村税费改革,就在广袤的淮北大平原这个有着139万人口、175万亩耕地的太和县,令人怦然心动地揭开了序幕!

1994年1月1日,当河北省公粮制的改革仍在正定县3个乡的范围进行试点时,湖南省武冈县的费改税尚处于酝酿的前期阶段时,安徽省太和县却已雷鸣电闪般地将这场改革在全县31个乡、镇全面推开,从而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第一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陈栎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