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正定县推行公粮制改革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

第3章正定县推行公粮制改革

1990年的2月23日,《人民日报》副刊发表了高级农艺师何开荫有关农村税费改革设想一文时,引起了河北省省长岳歧锋的注意。

河北省也是农业大省,产粮大省,同样也长期受到农业税费征收工作中诸多问题的困扰,因此,岳歧锋认真读完何开荫的文章,立刻提笔作了批示。他不但自己对何开荫提出的改革设想发生了兴趣,还要把党委和政府两边的政研人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结合河北省的情况,立即进行探讨与论证。

当天,河北省委办公厅就做出决定,请省委政研室牵头办理。省政研室主任、后调任中央政研室副主任的肖万钧,当即调兵遣将。

于是,河北省委政研室农村处的杨文良,接到这项任务后,他就一头扎进了“公粮制”的研究中,并在3个月之后拿出了研究成果:《对实行公粮制的探讨》。初稿完成之后,他给远在安徽的何开荫写了一封信。

他在信中满含敬慕之情地写道:

我高兴地拜读了您的大作,受益甚大。我认为您提出的这些建议基本上切实可行,如被采纳,必将提高农民保护耕地和种粮的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家庭承包制,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当然更有利于农村的安定……

何开荫也就杨文良《对实行公粮制的探讨》一文很坦诚地回了一封信。从此,两人互相视为知音,经常交流,被人们称为“南北互动、推进改革”。

当杨文良完成文稿的最后修定,准备报给岳歧锋省长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岳歧锋正在这时调离了河北省,出任了辽宁省省长。由于岳歧峰的调离,杨文良的报告也就搁置了起来。

但是,为此花费了大量心血的杨文良,他却从此再也无法从中超脱了。可以说,他在接受这项任务时纯粹是偶然的,是被动的,可一当他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之后,他就清醒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很难遇到的重大课题,而且感到了一种神圣的社会责任。于是,对公粮制的研究,就成了他魂牵梦绕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那段时间,杨文良在《农民日报》、《求是》、《决策参考》和《县级综合改革通讯》等省内外报刊上,先后发表了《关于什一税》、《双重负担太重,问题亟待解决》以及《五千万农民呼唤第三次解放——关于农村税制改革的研究报告》。和何开荫一样,他也是希望这些文章能引起上面的关注。

1992年9月,杨文良和邢台市委研究室的邱世勇在邢台市4个县进行调查后,又合写了一篇《公粮制:减轻农民负担的根本出路》的文章,被刊登在河北省委办公厅主办的《综合调研信息》上。

这篇文章引起省委书记邢崇智的注意。邢崇智立即把文章批给了省委副书记李炳良;希望他出面召集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研究提出个改革方案,力求从法规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

终于得到了省委领导的肯定,杨文良十分兴奋,他很快写出《关于实行公粮制的建议》,觉得不大满意,后又草拟了一个《河北省公粮制改革方案》。

为慎重起见,方案一写好杨文良就跑去征求了省委农工部、省体改办、省财政厅和农业厅等部门的意见,然后又去了产粮大县正定县,征求下面的意见。

杨文良发现正定县委、县政府对进行这种试点的态度很积极,于是,就又和省委政研室副厅级研究员谢禄生一道,同正定县综改办的徐祥熙、肖玉良、韩根锁、张银苏、叶正国5人,历经4个月,一头扎到正定县5个乡、镇10个村庄的100户农民家里去调查走访。最后,7易其稿,写成了《正定县公粮制改革试点试行草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泼刀行》《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大将》《空想具现的大贵族》《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任务又失败了》《山海提灯》【重生小说网】《大道朝天

《前无古人:全国各地先后免除农业税》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