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研制风云一号第四星

《气象尖兵:中国成功发射系列气象卫星》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第7章研制风云一号第四星

“风云1号”A星,仅在轨正常运行了39天,“风云1号”B星,在轨累计正常运行了285天。而“风云1号”C星,不负众望,在轨快3年了,还在太空中超期服役。

如今,它的小弟弟“风云1号”D星也将要上天与它作伴了,中国的气象卫星从无到有,从一颗到多颗,使中国逐渐从信赖外国气象卫星到完全独立自主。

每当想到这些,D星总设计师孟执中激动的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静。

在20年前,中国宇航代表团到美国访问时,美国人拿出一摞气象卫星图片资料,在炫耀的同时声明,只公开结果,技术上保密。

中国航天专家当时就自信地说,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气象卫星。

从美国回来后,中国的卫星专家们憋着一股劲,发愤要研制出高水平的气象卫星,为中国人争气。

他们将原先已在研制的国内首颗气象卫星设计方案推倒,瞄准世界的高水平,重新开始。

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卫星专家们硬是靠自己的力量,将一颗颗“风云1号”系列卫星陆续送上了天,这些卫星在一些关键指标上均达到了美国水平。

“风云1号”D星的使命是接替1999年5月10日发射成功的“风云1号”C星。D星是我国第二颗业务应用极轨气象卫星,卫星的主要任务和使用要求均与C星相同。

“风云1号”C星在轨稳定运行的时间早已超过两年设计寿命的大限,但C星宝刀未老,姿态稳定,性能优良,仍在恪守职责地监视着地球及其大气层的风云变幻,发回清晰的气象云图。

2000年8月,“风云1号”C星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世界气象业务应用卫星的序列,它也成为我国第一颗为世界所接纳的业务应用卫星。

尽管“风云1号”D星的任务只是“接班”,但决不是C星的简单克隆。孟执中曾在多种场合对研制人员们说:

“风云1号”D星一定要超过C星!

由于“风云1号”C星是我国第一颗超期服役的长寿命星,开创了中国极轨卫星长寿命、业务应用的先河,对于中国卫星气象事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正因为此,C星的英名已被刻在中华世纪坛上,昭示后人,鼓舞来者。

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D星自然得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风云1号”D星从2000年开始正样设计,它在可靠性设计、分析、试验等方面充分继承了C星的成功经验及成熟技术,为解决C星在轨运行中暴露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卫星的稳定性,D星的技术状态作了14项修改。

在历时两年的研制中,设计人员确立了技术状态控制原则,凡是C星成功的不作任何变化,不搞锦上添花。对于C星运行中的一些问题,必须彻底进行归零,以确保D星的质量和稳定性比C星更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寐姝色》《大明:嘉靖修仙啦》【新黄易天地】《好莱坞的亿万富豪》《洞中避难所》《我是主角攻的作恶兄弟》《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地主家没有余粮啦》《仗剑独行斩鬼神》《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王金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