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开挖两坝头及开关站基础

第10章开挖两坝头及开关站基础

1957年春,两坝头及开关站基础开挖先后开工。

其中特别是右岸开挖,以坝轴线为中心,在两三百米的范围内,上百米高的岸坡,上下工作面高差大,工程量大而集中,工期又紧,上下相互干扰,安全问题更为突出。

为了适应工程的需要及施工方便,工程局统筹安排,形成了多台阶的开挖面,大致有140米高程的缆机平台,115米高程坝顶公路平台,开关站80多米和60多米高程的两级平台,40米高程进厂公路及沿江边出渣道。

为解决施工干扰、保障安全、避免重复出渣,工程局认真作好总体布置和多台阶施工的技术措施,严格管理,加强现场统一调度。

首先,明确布置出渣地点和施工顺序。规定坝头缆机平台开挖出渣,沿平台向上游山后坡堆放。开关站向下游山沟挡墙堆渣区出渣,严禁乱堆放。平台开挖先上后下,形成平台后,建挡渣墙,设安全防护栏。在安全的前提下,下部台阶再行施工。上下错开,多台阶施工,加快进度。

单项工程由各队分工包干,按设计要求,包进度、包安全、包按规定路线出渣。工作面由队统一安排。

严格放炮时间,控制装药量,划定安全区,统一指挥放炮。放炮后自上而下撬挖危石、清理山坡浮石,以保安全施工。

当时,风、水、电都已三通,全工作面3班作业,用手风钻打孔开挖,两岸山坡灯光通明,江中星火连天,震耳欲聋的风钻声响彻整个峡谷。

这是开挖工人建设祖国无私奉献的赞歌,是要高山低头,河水让路,高峡出平湖气壮山河的欢声。

实现“三通”之后,物资材料供应在日益改善。虽然土箕、箩筐、三角扒还在使用,但增加了手推车和轻轨翻斗车,出现了手端、肩抬、人跑、车飞的紧张而欢快的场面。

因为这是一项重点工程,钱振东去得很勤,蹲点也多,一起吃,一起劳动,见面都熟,亲如挚友。

在开关站施工平台上,一位年轻力壮从官厅来的工人因为钱振东是工区领导,而且迎接他们来新安江而早有交往之情,他就友好地向钱振东挑战:“主任,今天劳动出渣,别人装,咱俩抬,看能抬多少筐!”

干部劳动是常有的事。于是钱振东含笑应战说:“行,开始吧!”

因为是挑战较劲,别人装得快,他俩抬得多,到排炮渣出完,硬是抬了90多筐。相比之下,比别人抬得还多,在一片欢声赞语中收工换班。

干部在现场挑战较劲竞赛劳动,经常开展,这是干群关系密切的表现,更是国家主人们共同战斗的友情。

1957年8月,刘玉春与他的同伴结束了水电站机械化施工和管理的学习,从苏联回到祖国北京。

当时,国内正在建设新安江和礼河两大水电站,刘玉春被分配到新安江水电工程局工作。

离开家乡的那一刻,刘玉春内心充满了激情和憧憬。报效祖国的信念在刘玉春心中油然而生:“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与刘玉春一起前来参加新安江水电站建设的还有同在苏联学成归国的另外11名同伴。在赶赴新安江的路途中,12双手紧紧相叠,12名老同学共同立下誓言:一定要为祖国的水电事业奉献青春!

那一天,他们上午8时从杭州武林门坐车,到达新安江时已是下午15时。

年轻的建设者们欣喜地看到:动工不久的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工地,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电力事业:新安江水电站建设与运营》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