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周恩来阐述四个现代化

《前进号角:四个现代化构想首次提出》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第2章周恩来阐述四个现代化

1960年2月,在中国的南方广东,已经是春暖花开。周恩来在广东从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读书小组研讨会上作了发言。在发言中,周恩来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内容是:

工业、农业、科学、国防四个现代化

这是周恩来同志以明确的概念将“四个现代化”进行阐述。在此之前,周恩来同志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对“四个现代化”作过多次的阐述,多次的探索。

1957年8月4日,周恩来在民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把现代化与工业化并提。周恩来说:

经济改革是各民族必须走的路,走这条路才能工业化、现代化。

工业化、现代化了,经济生活才能富裕,民族才能繁荣,各族人民才能幸福。

1959年12月,周恩来提出了“建成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任务。同时,周恩来还提出:

需要加快建设我们的国家,使我们的国家更快地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

周恩来完整地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并把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960年初开始的。

1960年1月4日,周恩来明确指出: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要求: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和现代化国防。

1960年2月,周恩来在广东从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读书小组研讨会发言中更明确的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内容是“工业、农业、科学、国防四个现代化。”

1963年1月29日,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

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现代化”。

周恩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四个现代化概念得以清晰。什么是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农业实现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肥化、良种化等。

1960年10月17日,周恩来在总结“大跃进”教训时指出,我们的农业还没有过关,三个化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还要加上良种化,他说“土、种是根本”。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是要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1963年2月26日,周恩来指出,要做到农业解决化肥、种子、农药、机械、水利、土壤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和科学技术有关。

什么是工业现代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王金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