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亲朋好友

《穿成灶户考科举》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第天起,凌霄这个能够好好在家歇几天的愿望成功破灭,自从知道凌霄回家之后,各路亲朋好友纷纷前来拜访,凌霄不得不抽出时间见他们。

让原本准备会试的时间一再压缩。

另外,还时不时的有媒人上门,要给凌霄说亲,凌霄让他娘统一回绝了,等明天会试之后再说。

除了别人来拜访他,凌霄既然回来了,他也需要去拜访其他人,县衙的知县大人得见一见、董先生家得去一去、还有县学也的跑一趟。

这样一圈下来,不耽误个四五天的时间是不行的。

和凌霄同样苦恼的还有知衡,原本娘嫌、后爹无视的知衡,现在成了一个香饽饽了,不少人拿着东西到去拜访知衡,他娘来者不拒,不过一些贵重礼物都给知衡给退了回去。

媒人上门也要和人聊上许久的天,原本还想让知衡入赘别人家的事情也不提了,一心一意准备找个好拿捏的儿媳妇,让知衡烦不胜烦。

回家的第三天,凌霄和知衡便以要拜访“知县大人”为由,离开家,逃离的亲朋好友的包围。

来到县衙门口,门斗一听两人是今年的新科举人,便马上去找人给知县大人通报,知县大人出来热情的将他俩带到了二进院东厢房的议事厅内。

这位知县大人是去年新上任的,进士出身,今年四十有余。

凌霄说道:“我们二位贸然拜访,希望没有给知县大人带来困扰。”

“原应到两位新科举人家中拜访,却不想衙役讲,两位仍未还乡,这事便耽搁下了,也望两位举人不要介意。”

“是我俩因事在济南府城耽搁了,与知县大人无关。”

说完之后,三个又聊了会天,知县大人问了问他们这次乡试的考试内容,还有他们的答卷,听说凌霄是灶户,又问了他几句盐场的事情。

不过盐场大部分时间都归滨乐分司管,知县大人对盐课的事情没有多说,倒是了解了一下灶户的生活。

大家说了小半个时辰的话,凌霄和知衡原本打算告退,不想知县大人多有挽留,一定要和他们俩人吃了饭才走,凌霄他们推拒不得,便应了下来。

差人给家中说一下,晚上不能回去了。

知县大人有事要去大堂办理,便叫了县丞大人过来陪两人,带他们在县衙里来回看看。

县丞人话不多,今年五十有余,已经在县丞这个位置上待了十余年的时间,是一个老实人,凌霄和知衡参加县试的时候他就在。

“没想到二位一转眼已经是举人老爷了。”

县丞大人还依稀记得县试那一天晚宴上,几个十几岁的少年,面容稚嫩,却不怯场,但是就感觉这几个小子聪明。

后来听说考中了秀才,到如今已经是举人了,而自己仍然在县丞的位置上,颇有感慨,时光易逝,而自己仍一事无为。

虽然有些伤感,不过县丞仍然给他们详细介绍这县衙现在的情况,希望对他们以后进入仕途有所帮助。

走过一圈,没有什么可看的,县丞将他们带回到原来的议事厅,找了几本县衙内放着的书让他们看。

凌霄一翻开,竟然是讲农田水利的,不由的感了兴趣,坐在那里看着书,等着晚宴的到来。这是段难得看书的安静时间,县丞大人时不时的会给他们交谈几句。

虽然话不多,不过句句在理,县丞分管一县的粮马、税收、户籍、巡捕等事情,在实践中有许多经验,特别是在农田这一块儿,县丞给凌霄他们讲了讲粮食种植。

让凌霄和知衡两人收益颇多。

不过县丞又给凌霄他们讲了棉花种植,“虽然这可能是一件小事,不过两位以后要走向仕途,我就想给你们讲一讲。”

棉花种植有利于纺织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增加税收,但在乐安县棉花种植的少,织布的更少,大宗棉布都是从外县运来。

乐安县虽有盐场,但盐课大部分都归滨乐分司管,能到用到乐安县地方上的税收较少,在临清州,种植棉花较多,纺织业发展的较快。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阿兰同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